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放飞心中斑斓的梦想

  每個來到仁傑小學的人,都會被操場上孩子們繁榮向上的朝氣和嫻熟高超的足球技術所招引。只見教練一聲哨響,孩子們便開始操練有素地運起了球,越過一個個障礙,最後又折回來原本的位置,如此往復。孩子們全程全神貫註,在一次又一次的操練中進步球技,臉上盡是自豪與興奮。
  
  仁傑小校園足球隊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,通過30多年的打磨、沈積,足球運動已經成為了校園的一大亮點、一大特征、一大品牌,而這離不開校園對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高度關註。仁傑小學足球隊實行校長主管、分管領導主抓、學科教師落實的管理模式,在此根底上,仁傑小學還研發了足球校本課程,讓足球進入講堂,為梯隊建設夯實了根底。「理論與實踐都是至關重要的,咱們主張先讓孩子們懂什麽是足球,讓他們先了解它,再喜愛上它,畢竟愛好才是最好的教師。」仁傑小校園長何傑說。
  
  此外,仁傑小學還有著嚴格的日常操練要求,秉承「科學+勤勉」的原則,以情帶隊,從嚴治隊,一年安排兩次班級聯賽,形成了「班班有球隊、人人會踢球」的濃厚氣氛,奏響了「我參與、我運動、我健康」的快樂足球旋律。
  
  何傑描述說,「每日的足球操練對仁傑小學的孩子們而言,就像金庸筆下的武俠國際中大俠們對手中武器的把握過程,他們每日與足球相伴,就像在了解自己新長出的四肢,在銖積寸累的操練之下,足球早就成了他們關系親密的夥伴。」
  
  在這樣的運動氣氛中,仁傑小學獲得了優異的成果,不只被評為「山西省青少年足球操練基地」以及「山西省體育傳統項目校園」,還於2016年成為了「滿天星」操練基地之一。秉承著絕不辜負眾望的信仰和堅定不移的恒心,仁傑小校園足球隊不只在太原市獲得了不少獎項,捧回了百余項榮譽、獎杯,多次包辦省、市、區三連冠,甚至還走出太原、走出山西、走出我國,多次代表山西省參與國家級的重大賽事,前往德國柏林參與中德足球少年友誼賽。
  
  仁傑小學北面的書法室內,在教師的指導下,孩子們用幼嫩的手抓住毛筆,屏息靜氣、誠心正意,認真地描摹書寫,只見墨跡慢慢地在紙面洇開來,絲絲縷縷滲進宣紙。透過紙筆,孩子們或領會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中曲水流觴的充沛氣韻,或感觸黃庭堅《松風閣詩帖》裏寒溪炊煙的沈郁端方,小小的童心沈醉於魏碑晉書,沈醉於唐煙宋雨,沈醉於宣紙與狼毫從滯澀到流暢、從生疏到密切的奇妙感覺……「仁」之內核為「愛」,仁傑小學全體師生在「仁傑教育」的引領下,以愛動身,向美而行,規矩審美觀念,培育審美情趣,展現優勢稟賦,學會審美表達,讓每一位仁傑學子綻放審美潛能,成就特性特長。
  
  書畫墨韻社團自2016年建立以來,在校園書法團隊的帶領下,堅持著每日一張的操練,堅守著每周一次的活動,用墨香浸染了孩子們的家國情懷,用畫筆浪漫了孩子們的童年歲月。從篆書《大盂鼎》到隸書《張遷碑》再到楷書《張猛龍》等各種書體的描摹書寫、循環銜接,仁傑小學的孩子們勤勉操練、縱情揮灑,在一筆一劃中感觸翰墨書香、國學之美,社團成員的書法作品在區、市、省乃至國家級的競賽中多次獲獎,湧現出了一批愛書法、能書寫的墨香學子。
  
  「我校在註重自我凈化、自我進步,堅守傳統的一起,不斷創新,如描摹《張遷碑》時,由於其書體意在篆隸之間,又有意曲屈,似漢印之繆篆。咱們在指導學生時,會強調該書體布局嚴密、巨細參差、天衣無縫的特色,讓孩子落筆時要註意或挪讓、或盤曲、或長短的技巧。」何傑說,為了讓傳統書法教育走進講堂,進步學生審美,進步學生技術,校園還依據學生年齡特色,編寫了合適孩子們的校本教材。
  
  在建黨百年的「繪百米長卷」活動中,仁傑學子用畫筆描繪黨的百年崢嶸歷程和輝煌成就;在「紅心向黨,巧手獻禮」的迎「七一」活動中,仁傑學子將超輕黏土變成心愛的英豪塑像,運用爐火純青的藝術手法,呈現出對英豪的崇拜之情;鐘樓古街重啟,仁傑少年獻禮「古城新韻」,將美術技巧與龍城元素巧妙交融,憑借項目活動,自創文創投影,用最時髦的美術方法為古街增加了一抹亮麗的色彩……仁傑小學的美育社團自建團以來秉持「以美育人,以美化人,以美潤心,以美培元」的教育理念,從學生的愛好愛好動身,通過各種豐富的校園活動,引導學生感觸美、知道美、體現美、發明美,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,潛移默化的影響下,放飛心中斑斕的夢想。
 
编辑:最新更新发布时间:2023-11-01 15:01